人联系你或者是传过什么话?”
朱雀摇了摇头:“没有,不过我想,我侄子的死,就是最好的传话,对方在警告我们,不要企图查出他们的身份,而其他人的散,还是可以继续获得,当然,我这里没有统计出有多少人一直在服散,但据我查到的,已经有三百多人,真正的数字,相信至少会是上千。”
玄武点了点头:“你侄子身死之事,一定要封锁情报,不能外泄,只说是暴毙,不然要是让其他子弟知道不服散是这样的结局,会出大问题。最近放弃所有对于这个五石散的追查,不过,我觉得这事瞒不了太久,刘裕和刘毅应该也会很快注意到此事。”
朱雀看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的白虎,说道:“刘穆之倒是还一直在追查当年刘况之的死,有几次他的探子几乎和我查五石散的手下撞上,我觉得,他可能也多少意识到了我们的存在,也许,他会把怀疑集中到我们的身上。”
青龙勾了勾嘴角:“我看未必,刘穆之知道假黑手党的存在,徐羡之以前邀请过他,只是不知道为何,他既不加入也不揭露,不知道这个胖子的肚子里,在打什么算盘。”
玄武摆了摆手:“那咱们继续议一议刘穆之,这回他给刘裕从江北调回,应该就是想要控制朝堂,赶走刘裕。不然光凭一个王谧,怕是镇不住场子。只是这样一来,江北移民的事情,会受到影响,若是这个时候胡虏趁机来犯,整个江北,有一朝毁灭的风险,到时候我们这些家族在江北所有的投入,都会付诸东流!”
诱敌来犯寄奴谋
朱雀不以为然地说道:“现在江北毕竟有三支精兵驻守,朱龄石,檀道济和王仲德都是良将,部下也是新训练出来的北府精锐,战斗力很强,加上羊穆之在彭城,这样的兵力,足够抵挡来犯的胡虏了吧。”
玄武摇了摇头:“现在比胡虏更可怕的,是陶渊明的那张嘴,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打算,出使之后就辞了职,然后自己和手下的门徒在江北到处乱跑,煽动人心,千方百计地勾起新移民的恐惧与愤怒。刘穆之本来出镇江北,他还有所收敛,现在这胖子不在,他更是没了顾忌,甚至直接都到广陵城的南兖州刺史夜去请命了。”
青龙的眉头一皱:“江北移民不是执行得挺好的吗,几个月下来,让十几万口在那里安了家,也分了地,他能生出什么事来?”
玄武叹了口气:“再好的规划,执行起来也总归有漏洞的,江北各地,土地,条件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分同样大小的地,也是有肥沃的,有不怎么样的,加上水源,灌溉,种的粮食种类的差别,分地的过程中,刘穆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毕竟人和最初的一些粮食,农具还是要各个世家出,最后就会是有高下优劣之分,在江南吴地得势的家族,到了江北也能占了最好的地方,反之亦然,即使是玉皇大帝下凡,也不可能解决这种矛盾。”
白虎点了点头:“不错,而且这些新移民跟以前的军屯户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冲突,这几个月来,告到官府的这种冲突就有两三百起之多,谁也不希望周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陌生的邻居,尤其是这些邻居还可以十年不交税。本来江北的不少军户以为自己一直为国守边,功劳很大,结果反而不如这些新来的人。可是新来的移民又觉得最好的地方给那些原来的军户占据,自己只能捡人家剩下的,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在来年的庄稼有收成之前,这些小的矛盾和冲突,会持续不断的。而陶渊明要利用的,就是这种政策初行,磨合不够所带来的矛盾。”
朱雀咬了咬牙:“明白了,他就是要挑拨和煽动这种仇恨,毕竟江北这里特殊,无论是原来的军户还是现在的新移民,都在内心深处害怕胡虏真的打过来,希望有别人顶在前面,自己起码要有个逃命的机会,广陵这里靠南边的地恐怕是人人想要,而越是往北,彭城再向北去的北徐州那里,只怕哪怕千里沃野,也无人愿意过去。”
玄武叹了口气:“那些地方本来是刘牢之留下的很多两淮山寨,平原上农人不多,多是占山为坞,以作第一线的预警和抵挡,但上次刘敬宣惹事之后,刘裕把这里的所有存粮赔给了南燕,换取他们的退兵,而那些山寨中的军士也跟了刘敬宣南下,接着西征,等于抽空了此处的防卫,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原来的北徐州刺史,叛将刘该的旧部,很多选择了逃亡,北部的边境,可以说形同虚设。”
青龙的眉头一皱:“刘裕在干什么,就这样放任北边的边境不去防守,却要搞什么移民?他难道真的以为,靠着和南燕前任皇帝的一个什么所谓的互不侵犯协议,就能保江北的太平?”
朱雀冷笑道:“我早就说过吧,刘裕就是故意想引诱南燕来犯,这样就不是他撕毁协议了,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傻到真让大规模的移民去彭城以北屯田,江北以前的防务体系不是他建立的,刘该的兵和羊穆之的兵他指挥不动,让三将带着新练出的一万多兵马屯在广陵一线,顺便防守住三阿,郁州这些前方要点,可以把南燕来袭时的损失,降到最低,真正要打的话,也是羊穆之的彭城兵马顶在前面,给他在后面调集兵马争取时间。”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