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要回南阳十二郡的名望,进一步凌虐皇帝,排除异已,甚至迁移百姓,屯田江北,这摆明了是想继续发动战争,要知道,他是跟南燕有过互不侵犯协议的,可现在却是要准备撕毁协议,大动干戈了,他今天可以背叛南燕,明天就可以背叛和天王达成的协议,甚至连理由都是现成的,就冲着天王收留了桓谦等人,他也可以开战的。”
姚兴叹了口气:“归还南阳十二郡,是我们当时一起犯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弥补这个错误了,这回我让桓谦跟着仇池军队一起去西蜀,其实,我现在也有些后悔了。”
陶渊明的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桓谦入蜀?天王是打算是让桓谦就留在那里,招兵买马,将来反攻荆州吗?可是谯纵又岂会容他?”
姚兴摇了摇头:“所以我后悔了啊,当时我多次劝他不要去,但桓谦执意要走,他说蜀人屠了毛氏一门,跟晋国是深仇大恨,不可调和,当年桓温征服成汉时,也有些旧部留守西蜀,已历数十年,现在在关中,他招不来什么旧党,可去了西蜀,也许有些机会。”
陶渊明笑道:“谯纵不要他的命都算是好的了,毛氏给灭,不就是因为强龙压了这些蜀中的地头蛇吗?而他连强龙都算不上,天王最好还是给杨家下令,让他们如果撤军的时候,带上桓谦回来吧,有这个桓谦在,也许将来还在继续在荆州作乱,反攻晋国的机会。”
姚兴勾了勾嘴角:“好了,现在我兵也出了,你应该满意了,国师说,你会给我足够的回报,那这回报,是什么?”
陶渊明正色道:“这次只要你能挡住刘敬宣的讨伐军,让晋军无功而返,你保住的不仅仅就是一个西蜀了,谯纵对你的效忠于臣服,甚至割点川北州郡,其实都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一战如果不胜,在晋国会产生连锁反应,刘敬宣伐蜀,刘道规副之,这可是刘裕力排众议争取来的机会。”
“刘毅和何无忌对这次的出征都很不满意,要不是刘敬宣交出了手中的军队,何无忌是不会同意的,以京八党的机制,三巨头中两人反对,那就无法进行。所以,刘敬宣如果不胜,最后就是刘毅必然会发难,要求重重地治罪刘敬宣和刘道规,如此一来,就会引发北府军巨头的新一轮内斗,只有他们斗起来,才会无暇对外兴兵,大晋百姓和周围的邻国,才会得到安宁。天王,你说,这战是不是很重要呢?”
兵进黄虎不得行
姚兴的眼角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点了点头:“陶公,你这样帮我阻止北府军丘八们坐大,恐怕不是象你一向声称的那样为了救民于水火,关心民间疾苦吧,以先生你的本事,我不相信你会这么单纯。”
陶渊明微微一笑:“让您说中了,其实,天下最好的东西就是权力,他们喜欢,我也喜欢,但他们这些武夫,只会打打杀杀,我压根也看不上,这治天下,还是得靠脑子才行。向来只有才智之士驱使武夫,哪有让武人反过来作威作福的道理?我想通过做他们的幕僚,慢慢地开导,教育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主动交权,可是我发现,这些武夫别的本事不怎么样,争权之心却是比谁都强,不要说让权于才智之士,就是他们自己,都要为了至高权力掐个你死我活,连兄弟之义都不顾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去效力吗?”
姚兴笑道:“那陶公之大才,我很欣赏,你就不考虑来我这里发挥你的才能吗?我们可以再来一段前秦苻坚和汉人王猛的嘉话,成为千古美谈嘛。”
陶渊明摇了摇头:“天王,我们可以做朋友,但最好不要做君臣,王猛毕竟是世居关中,出来做官无可厚非,可我却是在大晋家世百年,先祖就是大晋的开国忠臣,要是我现在来投奔了您,只怕我陶家的百年名声,就全毁了。我们的关系,只能在私下,我助你大秦渡过危机,你助我能在大晋步步高升,这样大家各取所需,日后若是我真的在大晋掌握权力,会和大秦世结盟好,永为兄弟之邦的。”
姚兴笑着摆了摆手:“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也许陶公在大晋掌握大权之时,我早就死了呢。罢了,咱们只谈当下,至少这次,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不过,你最好不要在我这里留太久,听说,刘裕和刘毅,都开始怀疑你了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是早晚的事,不过,我来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们追踪不到我的行迹,只要天王能帮我保守秘密,我就是安全的。”
姚兴点了点头:“放心,我们会做长久的朋友,你的秘密,我会帮你保守的。不过,我希望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就是再走一趟西蜀,帮我劝桓谦他们回来,可以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蜀地我会去走一趟的,虽然有了天王的援军,但北府军毕竟战力强悍,刘敬宣和刘道规又是身经百战的帅才,现在虽然相持,但未必能守得住,我还得想办法去帮帮谯纵才是。这回仇池王杨盛派了侄子杨保宗为将,他们听你的军令吗?”
姚兴微微一笑:“仇池杨氏,本就是叛服无常,在晋国和我们秦国之间同时接受官号,这回我是给了他们三十万头牛羊,才诱他们出兵援蜀,而谯纵也答应事成之后给他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