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1 / 3)

&esp;&esp;“这是我们拟定的盟约,你们先看看,内容比较多,包括确立两边共同认可的职级和军级机制,盟约的约束方式,责任机制等等。”

&esp;&esp;“其实当下,我如何想不重要,你家主公如何也不重要。”

&esp;&esp;符柯难得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esp;&esp;段宁给她举了一个例子。

&esp;&esp;“假若这世间只有稻米一种作物,天将大旱,你的主公会如何做?”

&esp;&esp;符柯不假思索道:“修水利,囤米粮。”

&esp;&esp;段宁摇头道:“她会种麦。”

&esp;&esp;“可是您刚刚不是说,世间没有麦”

&esp;&esp;符柯还没说完,自己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esp;&esp;她的主公,在造麦,在造这世间没有之物。

&esp;&esp;段宁淡淡道:“我们如何选,就要看这世间,还能留下几种作物了。”

&esp;&esp;由格物院和凉州三大田庄联合签署的盟约正式在姐妹俩的势力范围的三地七郡同时公示。

&esp;&esp;盟约未涉及姐妹身世等敏感问题,因此不是保密件,内容很多,光是正文就有一百五十多页,附文更是有十三份。

&esp;&esp;但是对于身处格物院的学子和身处田庄的职工们来说,最直接的变化来自于他们的编号,两方人马编号不再重复,比如贾诩不再是00002号,而变成了00004号。

&esp;&esp;盟约的全部内容被一字不落地记录在武朝正史《武书》之中,连着原文带附文,因此有戏言道,《武书》有十卷,《盟约》占其三。因此后世在印刷出版《武书》时,为了阅读的流畅性,常常把《盟约》单独成册印制。

&esp;&esp;-------------------------------------

&esp;&esp;正月前,曹操再次书信给曹班,按照习俗,正旦日家中需要祭祖,前两年这件事都是由父亲来做,但是曹班都以失魂症发作为由推辞了。

&esp;&esp;曹操心里也有些埋怨曹班,但是今年父亲竟然都提都不提这事,看来只能他这个当哥哥的亲子出马了。

&esp;&esp;由于曹嵩现在是大司农,需要在正旦日当天的大朝会后,侍奉宴席,因此曹家的祭祖需要提前完成。

&esp;&esp;谁知还有两日就到正月了,家中一切都已筹备妥当,依然不见曹班声影,父亲母亲更是围着曹德转,唤曹操“大郎”,唤曹德“阿盼”,全然一副忘记曹家还有个“二郎”的样子了。

&esp;&esp;那日在酒肆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曹操眼前,曹操直觉父母和曹班,在瞒着他什么,可是细一想,又摸不清思绪

&esp;&esp;第56章

&esp;&esp;天还未亮, 小皇帝就被内殿侍奉的宦官从榻上叫了起来。

&esp;&esp;皇帝经过大半年,已经适应了宫内的生活,但这是灵帝继位后的第一个正旦日, 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他身边负责提醒流程的礼官和太监比他紧张多了。

&esp;&esp;正旦日当天, 皇帝的行程表被排得满满得, 汉代以孝道治国,这第一件事自然是向宫内如今地位最高的邓太后请安。

&esp;&esp;太后所居的嘉德殿离皇帝的住所有一段距离,皇帝虽然不需要自己走,但是被冷风吹了一路, 也终于清醒了, 和往常一样问完安, 刘宏却发现,太后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esp;&esp;“太后不喜欢正旦日吗?”

&esp;&esp;太后恍然间回过神,皇帝现在还未换上朝服,鼻头被冻得有些发红,看着颇为显稚气。

&esp;&esp;朝会后,云台殿正殿会设宴款待百官, 段家女郎段宁和她在朝中任郎官的哥哥破例列席。

&esp;&esp;段宁……她的长女……

&esp;&esp;符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两位女郎的画像送入长秋宫,但是画像终究只是画像,邓太后只能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次女的模样,以此来想象长女的样子。

&esp;&esp;即使是在深宫之中,她也知道凉州不是什么养人的地方,她不曾见过段颎,只能从宫内流传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他对羌胡强硬果决的态度,才想应是家风严苛的性格。

&esp;&esp;在知道女儿立了战功, 亲自射杀了敌首的时候,作为母亲,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后怕。

&esp;&esp;宫里的侍女会用向往和崇拜的语气描绘这位战场女武神的英姿,可是她连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