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走着,秋日的扬州别有一番热闹,所有的一切都好似被蒙上暖洋洋的色调。
&esp;&esp;今日的重阳,路上挂满了茱萸,路边店家住户也都摆上了菊花。
&esp;&esp;“扬州最大的贸易是什么?”江芸芸看着湖面上昼夜不息,冬夏不停的货船不解问道,“好像没有淡季,连过节都这么热闹。”
&esp;&esp;“扬州城内设有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还立有钞关,一个盐务,一个商货税款,都是民生大事,自然货船不息,便是过年也不会停。”黎淳解释着。
&esp;&esp;“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是掌两淮盐政,那钞关到底是做什么的?”江芸芸好奇追问道。
&esp;&esp;之前听说周鹿鸣在码头搬东西,就是和钞关有关,可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说每次都是很多商人来交钱,有用银子的,但也有用叫宝钞的东西,只是格外嫌弃宝钞,说这个东西没用。
&esp;&esp;为此她还特意打听了一会儿,却发现对这个宝钞的记录非常少,所以趁着今日忍不住问了出来。
&esp;&esp;“这个部门和我们大明的宝钞有关,太祖时期发行宝钞,用来代替金银流通,但奈何效果一般,等到了宣德四年,商贩开始拒用宝钞,金银铜的压力很大,所以就开始准许商人在各地设立的钞关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用来流通大明宝钞,如此也可以趁机增税,缓解国库压力。”黎淳解释着。
&esp;&esp;“钱贬值了?”江芸芸惊讶,“宝钞是纸币吗?”
&esp;&esp;黎淳点头:“太祖时期下令中书省造‘大明通行宝钞’,分为六种面额,分别是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一千文等于一贯铜钱,也就相当于一两白银了,算得上是货币,也确实是用桑皮纸制成的。”
&esp;&esp;江芸芸沉默:“货币贬值最简单的不外乎流通的货币超过所需求的货币,大明宝钞可是发行过很多次?”
&esp;&esp;黎淳点头:“光太祖和太宗就印发过四回。”
&esp;&esp;“纸币本身不值钱,所以要有朝廷做背书,为了保证纸币的价值,也就是纸币有信用,所以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发行纸币需要准备面额相当的准备金,必要时刻,允许百姓用纸币向国家交换同价位的黄金或白银。”
&esp;&esp;黎淳眉心一动。
&esp;&esp;江芸芸顿了顿:“我看现在交易还是都是铜钱和银子,没见过什么宝钞?是不是说明宝钞已经没有价值了。”
&esp;&esp;“对,现在已经不用了,在正统年间一贯的宝钞就不值一文钱呢。”黎循传嘟囔着,“只能放在家里看看,宫里还喜欢赏赐这些没用的东西。”
&esp;&esp;黎淳扫了他一眼。
&esp;&esp;黎循传偷偷挨近江芸芸坐。
&esp;&esp;江芸芸没察觉到他的小动作,反而把这个事情简单捋了下:“这个贬值也太严重了,越是贬值越是花不出去,越是花不出去,越是贬值,恶性循环,而且现在白银流通这么活跃,两相对比,加剧了宝钞的越来越不值钱。”
&esp;&esp;“那你觉得要如何是好?”黎淳眉心微动,借机考问道,“楠枝,你也想想。”
&esp;&esp;江芸芸仔细想了想:“看是打算继续推行宝钞还是直接用白银当流通品。”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