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珣“唔”了一声。
&esp;&esp;吴嬷嬷:“那汤药长时间服用也不好,毕竟是药。”
&esp;&esp;李珣把帕子扔进盆里,吴嬷嬷替他梳头绾发,伺候他穿衣时,道:“郎君清减不少,这衣裳都宽松了许多。”
&esp;&esp;李珣嘴硬道:“应是天暖和了,穿少些的缘故。”
&esp;&esp;吴嬷嬷给他留了颜面,“库房里还有好几匹织造府进贡来的锦缎,下午让德衣坊的人来量量,重新裁定几身开春的衣裳。”
&esp;&esp;“嬷嬷看着办。”
&esp;&esp;佩戴好金鱼袋,正好衣冠,李珣用早食时吴嬷嬷一直盯着他看。
&esp;&esp;那眼神就像大人监督不好好吃饭就会挨打的小孩一样,只差拿根鞭子在手里了。
&esp;&esp;李珣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于是他多吃了几口。
&esp;&esp;不知怎么的,吴嬷嬷盯着他用饭的情形令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宫里头。
&esp;&esp;那时候昭妃会盯着他观察他的言行举止,若是想笑,得腼腆含蓄。
&esp;&esp;用饭也得动作文雅,细嚼慢咽。
&esp;&esp;走路得不疾不徐,佩戴在腰间的玉是不能大幅摆动的。
&esp;&esp;常年累月的驯养把他塑造得完美无瑕,那时候他从未怀疑过昭妃的动机。
&esp;&esp;现在仔细回想,她应该是把在他父亲身上的失意转嫁到了他的头上,于是费尽心思把他打造成了一个理想中的贵族子弟。
&esp;&esp;这样的李珣自然是讨人喜欢的,特别讨女郎们喜欢。
&esp;&esp;后来他掌了生杀大权,于是郎君们也喜欢了,对他盲目信奉,将他追捧为最励志的奋斗偶像。
&esp;&esp;李珣在笑,李兰生却在背地里骂脏话。
&esp;&esp;好不容易用完早食,吴嬷嬷满意地端来茶水供他漱口。
&esp;&esp;李珣觉得肚子有点撑,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吃顿饭都有压迫感了。
&esp;&esp;漱完口,拿手帕擦了擦嘴,他起身站了会儿,说道:“嬷嬷替我松松腰带,有点撑。”
&esp;&esp;吴嬷嬷道:“淘气。”
&esp;&esp;李珣撇了撇嘴,拿起官帽走了,老陈跟在他身后。
&esp;&esp;吴嬷嬷望着二人走远的背影,有时候她是无法理解林二娘的。
&esp;&esp;像李珣这样的郎君几乎没哪个女郎不喜欢,脸生得俊,身段也风流,既有教养又有才华,还掌着权。
&esp;&esp;这样的一个人愿意把正妻之位奉上,可见是上了心的,她却瞧不上。
&esp;&esp;那可是全京城女郎都盼着的荣华,或许以后还会成为中宫,偏偏林二娘还瞧不上。
&esp;&esp;吴嬷嬷无法理解。
&esp;&esp;另一边的林秋曼回了趟林府,周氏高兴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说昨日接到渭城那边送来的信件,林清菊一家已经动身上京来了,走的水路,若是够顺利,二月中下旬便能到。
&esp;&esp;林秋曼欣喜道:“这么快就能到吗?”
&esp;&esp;周氏点头,“听大郎说去年冬季新开启了几个漕运码头,从吉州那边过来缩短了好些日呢。”
&esp;&esp;林秋曼:“到时候定要跟阿姐好好聚聚。”
&esp;&esp;周氏端起杯盏喝了口水,问:“你的伤怎么样了?”
&esp;&esp;林秋曼拿给她看,“痒得很。”
&esp;&esp;周氏严肃道:“那便是在愈合了,万不能去挠。”
&esp;&esp;母女俩正说着话,突听仆人来报,说有位娘子来找。
&esp;&esp;周氏问:“哪位娘子?”
&esp;&esp;仆人答道:“姓姚,说是来找小娘子的,从朱家院找到平春苑,又找到这儿来了。”
&esp;&esp;林秋曼:“去把她请进来。”
&esp;&esp;没隔多时那位姚娘子被请进院子,她看起来娇滴滴的,瓜子脸,身材高挑,衣着华丽,一看就是大富人家娇养的娘子。
&esp;&esp;二人相互行福身礼。
&esp;&esp;那姚娘子又冲周氏行礼,说道:“这位想必是主母了。”
&esp;&esp;林秋曼:“对,我阿娘。”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
&esp;&esp;姚娘子坐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