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夜,已有了刺骨的凉意,书房内却依旧温暖如春。叶正源刚结束一个冗长的视频会议,揉着眉心,指尖还残留着钢笔的冰冷触感。桌上是堆积如山的文件,等待批阅。
时间已近凌晨,她却没有丝毫睡意。长期的睡眠匮乏让她习惯了在这种深夜里,独自处理公务,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掌控住些什么。
茶杯里的水已经凉透,她刚要唤秘书换一杯,私人手机在桌面上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这部手机号码极少人知道,通常只用于最紧急或最私密的联系。叶正源的心跳莫名漏跳半拍,一种久违的、属于私领域的警觉攫住了她。她拿起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某个特殊渠道的加密信息,没有署名,只有简短的几行字和一张略显模糊的抓拍照片。
信息内容直白而冷酷:“霍一小姐与香港女星方欣同游浅水湾,举止亲密,疑有超常关系。港媒小范围传播,已按惯例处理,舆情可控。呈您阅知。“
照片上,是香港熟悉的街景。霍一穿着简单的白t和牛仔裤,身高腿长,侧着脸,嘴角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她身边是那个叫方欣的女演员,比屏幕上看起来更娇小些,穿着波西米亚风的长裙,正仰头对霍一说着什么,一只手非常然地、亲昵地搭在霍一的手臂上。两人靠得很近,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勾勒出一种过于融洽的氛围。
叶正源的指尖瞬间冰凉。
她盯着那张照片,时间仿佛凝固了。书房里只有古董座钟秒针走过的滴答声,规律得令人心慌。
霍一。
这个名字在她心底最深处滚过,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和尖锐的刺痛。
她当然一直关注着霍一。从霍一执意搬出去寄宿开始,她看似放手,实则从未有一刻真正停止过注视。那个她亲手抚养长大的女孩,像一只羽翼渐丰却总想逃离她庇护范围的雏鹰。她知道霍一所有的成就一一小说的畅销,ip的改编,进驻《昭夜行》剧组,亲自挑选了某个香港女星做主角。
她甚至知道霍一为何挑选方欣。很多年前,家里那个小小的、安静的霍一,曾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叶正源当时只是通过家长端浏览了她的播放器痕迹,并未在意,甚至之后就不再继续这种行为——如今,记忆却像烙印一样清晰地回现。
原来种子那么早就已种下。
她看着霍一在剧组里如何维护方欣,如何为她调整档期,如何不动声色地挡下所有风浪。这些信息,总会通过某种方式,悄无声息地汇拢到她这里。她看着,听着,从未干预。她以为那只是霍一孩子气的欣赏和庇护,一种对童年憧憬的投射。她甚至隐隐觉得,这样也好,有个能让霍一投入热情和温柔的人事物,总好过她永远沉浸在不该有的、痛苦的迷恋里。
那段针对她自己的、禁忌的迷恋。
叶正源一直以为自己能冷静地做一个旁观者。她位高权重,早已习惯将一切情绪置于绝对理性的掌控之下。对霍一,她更是如此。她深知那迷恋的危险与不可能,所以当霍一选择离开,她默许了。这是一种保护,对她,更是对霍一。她以为距离和时间能冲淡一切,能让霍一走向更“正常”、更“安全”的情感轨道。
可这张照片,这短短几行字,像一把淬冰的匕首,猛地扎破了她精心维持的平静表象。
“举止亲密,疑有超常关系。
“港媒小范围传播。”
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她的眼睛。
超常关系?什么是超常?两个女人之间,能有什么被称之为“超常&ot;”的关系?
她猛地闭上眼,试图驱散脑中瞬间涌起的、那些不堪的画面。霍一和那个叫方欣的女人她们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般的闷痛蔓延开来。那不仅仅是震惊或愤怒,那是一种更深层的、连她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恐慌和嫉妒。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阵惊慌。可那感觉如此真实,灼烧着她的五脏六腑。她想起霍一离开她时那双沉默又执拗的眼睛,想起霍一越来越少回北京,想起每次通话时,霍一语气里那份看似恭敬实则疏离的平淡。原来那份她以为已经随着时间沉淀下去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霍一把曾经投注在她身上的、那些炙热而痛苦的情感,投向了另一个女人。
一个比她年轻,比她更“合适”的女人?
一个可以在阳光下亲密同行,可以被霍一公然呵护,可以拥有关系的女人?如果她的放置与忽视,让霍一仍然与一个年纪足以做她母亲的人走到这步,那她的小心翼翼、那些克制,那些不去关注的刻意,又算什么?
一种被彻底剥离的冰冷感席卷了她。她一直以为自己是霍一情感世界的中心,即使那是扭曲的、痛苦的。可现在,霍一似乎找到了新的港湾,一个可以温暖拥抱她、而她也可以坦然回应的港湾。那自己这个“妈妈”,这个她曾经迷恋又恐惧的源头,是否就变得多余了?
“舆情可控。”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