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总之,我稳赚不赔。”
&esp;&esp;说完,姜韶华转头瞥一眼。就见崔渡一脸崇拜地看了过来。
&esp;&esp;姜韶华被逗乐了:“你这样看我做什么?”
&esp;&esp;崔渡由衷叹道:“你这么聪明这么厉害!我能做你的夫婿,岂不是也很厉害!”
&esp;&esp;姜韶华扑哧一声笑了,伸手捏捏他的厚脸皮。崔渡咧着嘴笑,将她的手指咬在唇齿间。
&esp;&esp;夫妻两个嬉闹片刻,很快又说起了正事:“我现在已经能上朝了。你不必整日守着我,还是回皇庄忙你的正事。明年春日,京城附近的州郡便能种上新粮,百姓们能从衙门里领到优质高产的粮种。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esp;&esp;崔渡拧眉:“我放心不下你,我要一直守着你,直至你安然临盆。皇庄那边,我让林庄头和堂兄盯着。有什么事,他们会派人进宫给我送信。”
&esp;&esp;“他们哪里及得上你……”
&esp;&esp;“在我心里,什么都不及你重要。”崔渡凝望着姜韶华,轻声又坚定地说道:“韶华,我要守在你身边。”
&esp;&esp;姜韶华心尖似被挠了一下,有些痒,更多的是甜意。
&esp;&esp;她和崔渡对视片刻,难得妥协退让:“也罢,你想留就留下。”
&esp;&esp;第712章 割肉(三)
&esp;&esp;第二日恰逢大朝会。
&esp;&esp;天子端坐在龙椅上,王中书令捧着安国公的奏折,当朝宣读。
&esp;&esp;大朝会原本肃穆端静,这封请罪的奏折,就如一滴水落进了油锅,立刻炸开了。
&esp;&esp;原本上过奏折弹劾安国公的官员们,纷纷出列唾骂安国公。原本的太皇太后党,齐齐保持沉默,根本就没人站出来为安国公辩驳。
&esp;&esp;郑家这艘巨船,已被凿出了巨大的窟窿,冰冷的河水不停从窟窿里涌进来。现在勉强还在水面上,不过,沉船已是大势所趋。
&esp;&esp;是郑太皇太后全力保住了郑家。否则,郑家早就被拉到刑场上,杀得人头滚滚,抄家灭族了。
&esp;&esp;安国公辞官去爵,献出一半家业,也就勉强堵一堵悠悠众口罢了。
&esp;&esp;天子端坐聆听众官员怒骂安国公,良久才张口道:“安国公自陈犯过的罪责,自请辞官去爵,朕都准了。”
&esp;&esp;“郑家献出一半家业,充做英卫营的军费。也算是将功折罪!朕且饶过郑家这一回。”
&esp;&esp;“纪尚书!”
&esp;&esp;纪尚书立刻拱手:“臣在!”
&esp;&esp;“安国公到底做了多年国公,朕得给他些体面。”天子语气淡淡:“你亲自去一趟郑家,告诉他,之前诸事一笔勾销。郑家献出的五成家业,要一文不少地进国库。以后专门留作英卫营平乱的军费。”
&esp;&esp;重点是什么?
&esp;&esp;重点是一文不少!
&esp;&esp;这是安国公用来赎买郑家全族性命的买命银子。既然说了是五成,那就必须是真正的五成。
&esp;&esp;纪尚书立刻心领神会,沉声应下:“臣一定尽心办差。”
&esp;&esp;……
&esp;&esp;皇位更迭,新帝登基后清洗朝堂,安插亲信任用自己人,都不稀奇。
&esp;&esp;女帝陛下已十分冷静克制,并未大肆杀人。只是,抄家的次数确实频繁。京城的百姓们着实瞧了几回热闹,先是高凉王府,紧接着是万家和张家,淮阳王府武安郡王府离得远,抄家的情景众人没见着。不过,两座王府抄家所得送进户部的场景,也着实令人大开了眼界。
&esp;&esp;现在,又轮到郑家了。
&esp;&esp;当然了,郑家这里不算抄家,是自动献出五成家业。
&esp;&esp;纪尚书亲自领人进了郑家,宣读天子圣旨。
&esp;&esp;安国公领着郑家人跪了一地,心中如何泣血无人知晓,面上还算过得去。至少没有痛哭流涕,维持住了最后的体面。
&esp;&esp;纪尚书读完圣旨后,令人去摘了国公府的匾额,又对安国公道:“国公爷,我今日奉天子圣旨前来办差,多有得罪了。”
&esp;&esp;安国公看着被摘下的匾额,心如刀割,晦涩地挤出几个字:“请纪大人回宫复命时,代我谢过天子恩典。”
&esp;&esp;同殿为官几十年,哪怕平日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