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1 / 2)

谢乔眉梢一挑,内心窃喜。她早就有沟通西域的想法,互通商贸,以中原的丝绸换取西域的珠宝,再用珠宝换钱,一来一回的差价能赚到手软。而且西域还有对军事实力提升巨大的大宛马。

谢乔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但大宛马的名头从古至今流传。

相传大宛国产的马匹,体型高大,抗疲劳、蹄坚硬,而其中最翘楚的良驹可日行五六百里。这些马流出来的汗的颜色像血一样,汗血宝马因此得名。

汗血宝马可谓是汉武帝刘彻的心头好,他甚至将其赐名天马。这段历史不是谢乔擅长的领域,但她模糊地记得,汉武帝曾派使者远赴大宛求良马,用以对抗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但大宛国王,仗着两国相去遥远,鞭长莫及,便对汉使无礼,且派人追杀。汉武帝闻之大怒,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大宛。第一次战败而归,士兵仅剩原来的十分之一。汉武帝不使归,继续加派增援,终于如愿拿下了大宛,将大量的大宛马带回来。此一战后,大宛开始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其余西域诸国威慑于汉朝天威,纷纷朝贡,派质子入汉。

直到王莽篡汉后,西域诸国反叛,大宛与中原再次断绝了关系。此后,汉王朝与北匈奴轮番控制西域地区,战祸兵戈不断,持续至今,原来的西域都护府也被控制力偏低的西域长史府所替代。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夜里,谢乔为商队提供了足量的食物和水,闲来无事,她在官驿里多留个把时辰,在与周仲的谈话中打听打听西域的情况。

谢乔对西域的了解停留在《汉书》《史记》上的只言片语,而且她还只能记得了大概,如果能听亲身经历过的人绘声绘色地讲述那自然再好不过。

周仲为人热情,大概是身为商人的习性,话匣子一旦打开,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他讲述着西域诸国的逸闻趣事,时隔多年还能精准地回忆出当日的细节,脸上红光满面,顾不得唾沫飞溅。可见是真的怀念那段峥嵘岁月。

谢乔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在被描述的故事吸引的同时,脑海里渐渐有了自己的规划。

到第二日清晨,谢乔起床送别周仲一行。周仲留下两百文钱作为住宿和食饮的费用。她摆手拒绝,就是当交朋友,况且昨天夜里她的听闻大有用处,远远超过了这个价。

但周仲执意要给,因为过了阳关就是西域境内,他随身当盘缠的五铢钱也用不出去了。

谢乔没辙,只好收下了。不过倒也玄妙,这应该算是她旗下产业的第一次盈利了。

骆驼商队动身前,谢乔和周仲约定,等他们卖出货物从西域返回时,再来一趟榆安,说说他这一路的见闻。

商队离开后的第二天,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

身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谢乔甚少见到这样飘落的雪花。倒不用担心商队行路会被大雪阻隔,因为周仲跟她说了,他们出阳关后走南线,气候相对暖和。

马鞍山下的铁矿开采地,极支辽坐下来歇口气,雪花落到头顶,融化后凉丝丝的。

他不停地哈气搓手,拿铁镐敲矿石时浑身发热,但一停下来,风吹在脸上,冷飕飕的。

可即便冷他也不想动,连续凿了两个时辰,两条胳膊仿佛不属于自己了,累得想直接瘫倒在地上。

十多天以来,他们一直在这片区域里往下挖掘着,轮流换班,夜以继日。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天气眼看着越来越冷,他渐渐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又被汉人给坑了。

虽然土城的汉人一直在供给他们足量的食物,此前也一直言而有信,但这也不能证明最后是不是在盘算什么大阴谋。

首领,见底了!这时候,旁边的阿闽突然大喊了一声。

极支辽听到这话,蹭地一声站起来,赶紧跑过来看。果然,阿闽刚刚用铁镐往下凿,带出来的矿石下方已经不再是玄青色,而是石头的颜色。

见底,那就意味着铁矿快挖空了!

极支辽瞬间像打了鸡血一般,双臂的麻木感一扫而空,他抡起铁镐继续开凿。

签到第三十四天,无特殊奖励。

谢乔继续往新的神奇土壤里种小麦,无意中抬眼一看,她发现之前那两块高级神奇土壤上的长出土豆藤蔓长势郁郁葱葱。算算时间,生长周期为两个月的土豆在六倍生长速度的神奇土壤里应该已经成熟了。

挖出来一看,一株一株,土豆个个饱满硕大,没有遭受丝毫的虫害。看来系统给的土豆种的品质无疑是上乘的。

终于可以吃到不一样的主食了,谢乔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连皮一起丢进火灶里,用木炭的温度将之烤熟。现有的条件没有别的做法。

待烤得差不多了,谢乔将土豆从炭堆里扒出来,稍稍冷却一心后,她拿在手里,一点一点地剥掉皮。

谢乔往火灶里共扔了三颗大土豆,有谢均和阿适的份,他们在一旁看着,学着她的动作慢慢剥皮。

剥出来的土豆散发着热气,谢乔怕太烫,先咬了一小口下去。土豆孰透了,软软糯糯,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